您好!欢迎访问b体育下载app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专注精密制造10载以上
专业点胶阀喷嘴,撞针,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厂家
联系方式
13899999999
13988888888
您当前的位置: b体育下载app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b体育下载app:b体育:联泰环保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更新时间  2024-04-27 01:54 阅读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下同)13.72亿元,同比下降4.1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亿元,同比下降19.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19.39%;资产总额102.74亿元,较年初增加0.21%;归属母公司净资产30.44亿元,较年初增加7.55%。公司近三年主要经营数据对比,具体见:

  报告期内,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于2023年10月份任期届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有关规定,公司董事会按期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b体育下载app:b体育:联泰环保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适应市场变化,调整投资策略,“轻重”并举,积极拓展轻资产委托运营业务,稳固主营区域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及时适应市场情况变化,做好投资策略应变,发挥公司雄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核心能力,灵活开展多形式合作,重点拓展区域轻资产的委托运营业务。

  2023年10月,汕头市国有平台公司属下汕头市新溪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运营方汕头市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汕头水投”),推出合作运营招投标项目,公司积极参与中标该项目。公司与汕头水投以货币出资方式共同投资成立合作公司,汕头水投持股51%,公司持股49%,并在合作公司成立后,由汕头水投将汕头市新溪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委托合作公司运营。项目设计污水处理规模26万立方米/日,委托运营期限约19.5年。

  2023年7月,以公司为牵头人的竞标联合体,中标汕头市澄海区莲下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完善建设EPC+O项目,项目总造价约3亿元。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扩建莲下污水厂二期,建设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南成排渠、利丰排渠和合昌排渠等3宗黑臭排渠的整治,新建9.96公里的污水管及雨水管等。公司负责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服务,预测未来3年运维费总收入为5,002.14万元。

  2023年9月,公司中标湖南省长沙市西北环线污水压力管及消能设施委托管理项目,该项目管道总长约10公里,运营期至2039年12月31日。

  2024年1月,公司中标湖南省长沙市潇湘北大道(望城段)纳污干管污水提升泵站委托运营项目,运营期16个月。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强建设管理,有效统筹,多方协调,确保资金到位,顺利完成项目建设目标。截止目前,在建项目基本全面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推进研发成果应用转化工作,持续有所成效。截止目前,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报告期内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

  5、积极尝试以外延并购服务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加强并购项目投后管理,控制并购项目后续可能的市场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以现金8,521.36万元收购了汕头市天汇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计75.5%股权,该标的公司主要从事第二代工业生物混合油脂(UCO)生产,尝试性进入废弃资源再生综合利用及新能源业务,以期蹚出一条环保多元化发展的路子。收购完成后,公司加强投后管理,密切跟踪标的公司产品市场和企业经营情况,受欧盟经济持续衰退及对中国市场UCO及生物柴油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影响,UCO产品市场产生不良变化,标的公司经营受到极大冲击,其未来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增。为控制投资项目风险,尽快收回投资成本,公司于2023年12月以9,000万元价格出清标的公司全部股权,避免后续可能的市场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发扬、保持热心地方公益传统,努力践行企业与社会共荣发展的初心,在争创企业效益的同时,努力创造社会效益,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企业的社会担当,合共以现金方式向汕头市、区一级慈善总会捐赠人民币壹仟零伍万元(10,050,000)。2023年公司荣获汕头市授予乡村振兴贡献奖称号、龙湖区“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金杯”和“慈善之星(五星)”等荣誉称号。

  7、加强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证券监管规则的培训学习,增强公司内部控制、合规经营水平。

  (一)公司主营业务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污水收集、输送和/或终端污水处理服务,所处行业为污水处理行业。公司利用回收的废弃油脂生产、销售工业级混合油(UCO)业务属于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行业。

  1、公司所处的污水处理行业,按照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行业划分,属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代码:N77)。

  污水收集、输送是指利用城乡的市政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含管道和中途提升泵站)将排放的污水(包括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经处理后符合水质相关要求所排放的生产性污水,下同)收集、输送至终端污水处理厂或其他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主要包括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其中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是指利用设施、设备和工艺技术,将通过市政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收集的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从水中分离去除,从而实现净化水质目的的过程。

  2、工业级混合油——英文缩写UCO(UsedCookingOi)的生产制造是指以家庭烹饪、餐饮服务业和食品加工业产生的不符合食用标准的动、植物油脂,包括地沟油、潲水油(泔水油)、煎炸老油等不可食用的油脂为原材料,经全工艺段处理后生成UCO,其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及其他化工原料。按照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行业划分,公司生产、销售工业级混合油,属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代码:C42)。

  ①2023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及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基本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镇区常住人口1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和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制镇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到2035年,基本实现建制镇建成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全覆盖和生活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合理选择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具有农业特征的建制镇,可将生活污水黑灰分离,分别处理后资源化利用。

  高质量推进厂网建设。新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建制镇,应明确污水管网路由、处理设施规模和用地,确保配套管网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投运。已有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建制镇,应加大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力度,完善镇区污水收集管网,逐步消除管网空白区,加强新建管网和存量管网、市政管网和小区管网的合理连接,确保管网畅通和高效运行。

  健全收费机制。合理制定和调整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费标准,污水垃圾处理收费不能覆盖合理运行成本的,地方政府应予以适当弥补。积极探索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机制。

  ②2023年2月,水利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全国形成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工作格局;用10至15年时间,全国适宜区域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推进流域内水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乡村绿化美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受益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和管护。

  ③2023年3月,发改委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提出加快完善环境基础设施。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到2025年,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4.5万公里,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40%。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参与各地公共卫生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④2023年4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在水环境方面,着力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25年,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地表水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⑤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补齐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短板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的通知》,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乡村人居环境集中治理为着力点,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禽畜养殖废弃物、废旧农膜等治理,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

  补齐城乡垃圾污水治理短板。加强城市垃圾、污水、厕所、清扫保洁等公共卫生环境设施建设,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污水处理能力短板,有条件的地方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

  ⑥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环境基础设施处理处置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4.5万公里,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000万立方米/日。

  ⑦2023年8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开展省级行动,推动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年度目标任务。自2023年起,将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直接影响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的城乡接合部,以及城市实际开发建设区域,均纳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工作范围,实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无死角、全覆盖。

  要求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7个东部省份,压实市县地方政府责任,组织开展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到2025年,县城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其他省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县城黑臭水体整治,并同步建立拟纳入治理的黑臭水体问题清单,到2025年,力争县城黑臭水体有较大幅度减少。

  ⑧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污水处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积极进展,能效水平和降碳能力持续提升。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

  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加快消除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示范区。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除干旱地区外,新建城区原则上实施雨污分流。以老旧城区为重点,开展老旧破损、混错漏接等问题管网诊断修复更新,实施污水收集管网外水入渗入流、倒灌排查治理。对于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00毫克/升的污水处理厂,从严审批核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推行“一厂一策”整治。

  推动建立污水处理服务费与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削减量、出水水质、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处理效果挂钩的按效付费机制。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领域税收优惠政策。

  ⑨2023年12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加强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因地制宜开展内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并形成长效机制。

  到2027年,全国地表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到90%、83%左右,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5年,“人水和谐”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基本建成。

  ⑩2024年1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分类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和源头治理。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一体化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整县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加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

  由此可见,未来在污水处理增量提质、管网细分领域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污泥处置、污水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将给市场带来很好的机会。我国生态环保领域投资势头良好,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公司的工业级混合油(UCO)的制备业务,原料主要来源于餐厅、酒店和食品加工业所产生的废油脂,与人口基数、饮食文化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餐厨垃圾产生量规模维持在9,000万吨/年以上,是我国UCO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料基础。

  近年来,国内各省市相继出台了《餐厨垃圾管理条例》等相关制度,如山东、北京、广州等地明确规定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由经政府许可拥有资质的企业收集、运输、处理。国外方面,欧盟作为生物柴油主要消费地区,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其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修订案要求,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最终能源总消费总量中的总体目标份额将从32%上升到40%。在运输中占29%的可再生能源份额,高于现行REDII立法中的14%。但随着中国生物柴油出口量的高增,欧盟委员会在2023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了对国内生物柴业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绿色能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循环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正在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让有限的资源无限循环,当下,在全国各地,循环经济带来的效益越来越明显,各地方、各产业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变废为宝”。《“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探索多元化可持续运营模式,健全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设施,统筹规划分拣处理中心;推动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可回收物利用产业链。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强调要积极推进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的应用,推动我国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2023年5月,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的意见,到2025年,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重点制定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输送、储能、利用以及分布式应用等相关技术和装备标准。

  2023年4月,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科学技术厅、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到2025年,清洁生产推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积极发展绿色餐饮,推动餐饮企业规范收集餐厨垃圾,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

  公司是国内污水处理领域的优秀民营企业之一,是专注于污水处理行业的区域性重要企业。公司以城市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打造精品工程,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投资、建设及运营经验,形成较强的技术实力并建立了高效的管理运营体系,不断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经过数年发展,公司项目运营规模不断增大,在湖南和广东区域拥有多个投资运营项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建成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项目总处理规模(包括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点)已达136.29万吨/日。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显示,公司所属的环保行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共有81家上市公司,以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排名:公司营业收入排名第34位,营业收入增长率排名第44位;净利润排名第20位,净利润增长率排名第43位。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建成并进入商业运营污水处理厂共16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点165座,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总规模为136.29万吨/日,其中:污水处理厂处理总规模133.25万吨/日,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点总处理规模3.04万吨/日。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污水收集管网总长约1,058公里,配套的中途提升泵站20座,其中:已建成及进入运营维护的污水收集管网长约872公里;已运营的中途提升泵站17座,合计提升处理能力98.36万吨/日。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岳麓污泥项目已进入商业运营,设计处理规模660吨/日。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汇健主营业务为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利用回收的废弃油脂生产、销售工业级混合油(UCO),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烃基生物柴油(HVO)。天汇健第一代工业级混合油年产能可达1万吨,第二代工业级混合油年产能可达5万吨,形成了以第二代工业级混合油为主,第一代工业级混合油为辅的产品结构。天汇健处于所在产业链的上游原料端的工业废油脂的生产制造,其所在产业链如:

  备注:2023年12月份,公司将天汇健全部股权出售给业绩承诺方-联泰投资(公告编号“2023-053”)。

  公司在经营区域积极拓展生态环境治理其他业务,主要包括农村污水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海绵城市、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等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BOT、TOT、PPP等项目投资方式。公司通过参与项目公开招投标,以BOT、TOT、PPP等方式取得城乡污水处理项目的特许经营权,设立项目公司负责中标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并按照特许经营合同约定向特许经营权授予方收取服务费用(包括污水处理服务费和/或可用性服务费、运营维护费,下同),由此回收项目的投资和运营等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经营期满,项目公司将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特许经营权授予方或其指定机构。

  为保障投资项目建设期间及运营期内业务顺利实施,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发改部门核准的关于工程建设、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及服务采购的招标方式及招标组织形式确定工程施工、主要设备供应商和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其他物资及服务,按照公司制定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和比质比价等方式进行采购,确保需求物资及服务以合适的价格按时、按质、按量采购到位。

  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依照相关合同的约定,公司向购买方提供污水收集、输送和/或终端污水处理服务。政府作为唯一购买方,按照相关合同约定的结算方式向公司支付服务费用。

  公司已成功运作了多个城乡污水处理项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建成投产运营的城乡污水处理项目总处理规模(包括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点)达136.29万吨/日。公司污水处理项目的单体日污水处理能力具有区域领先优势,其中,长沙岳麓项目污水处理规模为60万吨/日(包含岳麓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长沙岳麓三期扩容工程的污水处理规模);汕头龙珠项目污水处理规模为26万吨/日;邵阳洋溪桥项目污水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单体规模在区域具明显优势。

  通过上述大型项目的成功运作,一方面通过规模效应给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公司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大型污水处理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及运作经验,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公司的项目运营管理能力,一直以来受到政府方肯定,公司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关系良好,为进一步拓展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重视运营管理工作,在日常生产各环节中始终强化运营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效率,确保生产经营的合规性、效益性。公司通过了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认证,是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一级企业,取得了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发放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认证证书》;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通过使用远程监控管理系统,24小时全程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并配备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有效确保日常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对项目设计、工艺选择、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可持续对设备和工艺进行优化,提升效能;通过日常的精细化生产管理,加强各类成本费用控制,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凭借着先进的管理、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运营服务,先后获得“汕头市先进集体”、“汕头市环境保护示范点”、“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长沙市公用事业系统先进单位”、“邵阳市公用事业系统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服务能力评价证书-生活污水处理一级”、“绿英奖-城市污水治理优秀企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环保产业AAA级信用企业”、“广东省环保设施运营先进单位”、“汕头市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中国环境保护协会信用AA企业”、“广东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19年重点环境示范工程项目”、“2019年度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2021年度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铜杯、乡村振兴贡献奖”、“2021年度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优秀运营服务单位”、“十三五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广东省2021年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绿牌)”、“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爱心企业、“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金杯”、“汕头市青年文明号”、“爱心慈善之星(5星)”等荣誉;2021年5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公司已在湖南、广东等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影响力,并且在全国的品牌知名度也正逐步提升。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城乡污水处理业务,公司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团队稳定,彼此熟悉,团结协作,认同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同时都参与了公司项目从前期调研论证、投标、合同谈判、项目建设、验收评估、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积累了十分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对污水处理行业整体发展及经营管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此外,公司还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培育发展以及外部引进各类优秀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一支具有事业心、专业性强、团结稳定的员工队伍。

  公司技术研发定位于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以满足公司实际运营和发展策略需要而计划的研发任务、与外部研发机构开展合作所确定的研发项目为研发目标,组织研发工作并进行成果转化。在平衡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行业状况的前提下,公司确立了以工艺问题解决、工艺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改造和机械制造为研发方向,以期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公司重视发现和培养战略技术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将研发队伍建设定位为长远战略。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拥有1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发明专利,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污水处理结算水量40,637.70万吨,同比增长6.05%;累计实现污泥深度处理结算量10.1万吨,同比下降0.86%;累计实现工业级混合油销售量43,148.22吨,同比下降14.33%;实现营业收入137,260.66万元,同比下降4.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58.79万元,同比下降19.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351.83万元,同比下降19.39%;公司总资产102.74亿元,同比增长0.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44亿元,同比增长7.55%。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要求目标到2025年,环境基础设施处理处置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同时,降碳协同增效取得积极进展,能效水平和降碳能力持续提升。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立方米/日。加快消除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示范区,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4.5万公里。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一体化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因地制宜开展内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并形成长效机制。到2027年,全国地表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到90%、83%左右环保设备,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5年,“人水和谐”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基本建成。

  “十四五规划”的颁布实施,明确了行业未来的发展目标要求,也为行业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行业未来的发展格局应该是企业从单元化向多元化、从专业服务向综合服务、从重资产向轻重结合演变,同时,倒逼企业从传统型向智慧型、高端技术服务转型升级。按照“十四五”“综合施策,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的要求,将促使行业形成强强联合、或收/并购扩张的格局,集中化程度加剧。

  2、国有经济为主导,其他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格局下,行业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国务院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简称“条例”)以及《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从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促进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组织保障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

  《意见》和《条例》及其配套的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及法规出台,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的改革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从事生态环保产业的民营企业而言,优化营商环境将促进市场公平,更好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为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增添动力,有利于做大做强。同时,多种成分资本大规模进军行业领域,促使行业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着力构建一体化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积极营造规范开放市场环境,深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以提升建设运营市场化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方案》,要求健全保障措施,统筹考虑污水垃圾处理成本、居民承受能力、财政支撑能力等因素,具备条件的可参考所在县城水平制定收费标准;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企业采用绿色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依法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市按场化原则对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加大支持力度。落实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相关的用电、税收等优惠政策。

  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深入贯彻,环保执法力度的持续加强,对环保企业自身治理水平和安全、稳定、优质、高效运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而随着污水处理产能的迅速、持续释放,运用科学、精细、系统的方法进行高效的处置,通过截污控源、提标改造等手段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质量和效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的深化,各地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污水资源的再利用、黑臭水体整治的要求,未来,在污水厂扩容、提标改造,管网建设领域,中水回用,污水污泥一体化处置等领域,给行业带来更多机遇,也带来行业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时,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持续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将继续向纵深推进,水务行业长期稳定增长的趋势仍在保持,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为必然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

  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是奠定“联泰环保”的品牌地位,通过产业整合,做强、做大公司的环保主业,积极发展环保相关多元化产业,形成环保项目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纵向价值链,形成专业化运营服务、业务咨询服务、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污废水处理核心技术研发、环保设备研发、制造及营销的横向产业链,持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将公司打造成为业务领域涵盖城市水环境、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和土壤修复,并提供环保检测监测、咨询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核心设备制造、投资运营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具有区域优势乃至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环境服务商”。

  2024年,公司计划全年实现污水处理量约39,000万立方米;公司计划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

  2024年,公司将按照上市公司规范做好经营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强化线条管理和内控管理,强化资金回笼工作,保障公司;抓好项目生产管理,加快新项目建设,加强项目拓展,争创更高效益。在项目拓展方面,公司将专注于拓展轻资产的委托运营业务;在建项目建设投资方面,围绕项目早日完工和投产的目标,加强沟通协调,科学安排,全力推进项目扫尾工作。在技术方面,持续关注国家环保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加强研发技术人员储备及素质提升,力争在资源化技术研发方面有更大收获;在管理方面,完善优化关键业务管控流程,提升各层级的审批效率,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适时、及时梳理、修订内部管理制度。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投资运营污水处理设施收取的污水收集、输送和/或终端污水处理服务费。公司在与特许经营权授予方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中均约定了污水处理服务费的初始单价及调整条款,调价依据包括动力成本、药剂成本、财务费用、CPI、所得税税率等影响项目运营成本各因素的变动系数。若在调价周期内,公司经营成本受宏观经济影响大幅上升而服务价格不能相应调整,或调整周期到期时按照协议约定进行价格调整过程中受审批程序影响不能及时得到调整,公司将面临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是否达标是污水处理企业生产运营的核心指标,也是保持特许经营权项目经营持续合法性的必要条件。报告期内,公司各污水处理项目均严格按照项目合同所约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达标排放尾水,出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但未来若因进水水质严重超标且未能及时查清原因,或外部停电、突发电气机械设备故障、工艺控制事故未得到及时补救,或由于外部原因导致污泥清运不及时等,均可能会导致出水水质不符合项目合同约定的出水排放标准,从而将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近年来,公司加快市场拓展的布局,投资项目较多而且投资项目规模较大,在项目建设阶段需要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才能保障项目按期推进实现预期收益。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情况,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金融机构信贷等融资渠道,适时、审慎合理的选择融资方式筹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公司污水处理业务使用的主要动力能源为电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是保证公司正常生产运营的前提条件。公司与各项目所在地供电公司均签订了长期的供电合同,且污水处理项目作为当地政府重要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各地电力部门均会对公司的经营给予支持与保障。尽管如此,公司仍然存在由于电力供应中断或不充足而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风险。

  污水处理设施的良好运行对于改善城镇及其周边生态环境,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护水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将逐步提高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目前,公司各项目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符合当地政府对污水处理的排放要求。未来若国家或地方政府修改或提高公司污水处理项目的排放标准,则公司需增加投资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增加运营成本。虽然特许经营合同/协议就增加投资和增加运营成本问题均约定了相关补偿条款,但若公司实际不能从特许经营权授予方获得合理的补偿,则公司将面临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公司主要负债为银行长期借款,且公司将需要新增融资以保障投资建设的资金需求,如国内银行利率出现上升,将会导致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公司将通过不同融资方式筹措资金以降低利率波动的影响。

  公司作为进入污水处理行业较早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长期的市场开拓经验和生产运营管理经验。但随着行业准入资质门槛的取消、国家不断加大对污水处理行业的政策支持以及污水处理行业向产业化、市场化的纵深发展,进入污水处理行业的企业将增加,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将加剧,可能导致未来在业务拓展及项目回报率方面带来不利影响的风险。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不能完全排除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事项发生,项目工程进度滞后将可能影响公司经营效益;与此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以及相关建设成本上升也可能导致建设工程的实际成本支出超出工程概算情形,从而导致项目运营中的摊销成本上升;在项目运营期间可能存在未能及时、足额收取服务费导致应收账款和信用减值损失增加,项目盈利水平存在未达预期的风险。而公司收并购项目亦存在一定市场、经营和管理风险,如收并购项目的生产、销售不及预期,将对公司经营效益造成影响;公司收并购标的可能存在商誉,存在后续商誉减值风险。

  重大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将可能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或者使公司财产造成损失。

  公司将密切关注上述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的动态变化,一方面公司积极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合理安排技术更新改造资金,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要求;若出现因运营成本上升、以及升级改造要求需增加建设投资等情况,公司将根据特许经营协议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协商污水处理价格调整事宜。另一方面,公司也将加强建设期间、运营期间风险控制及项目建设、运营期间保险方案等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对收并购项目的管理控制,通过实行审慎运作和专业化管理方式防范和降低风险,并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当行业出现不利影响的情况或经营发展方向发生变化,造成收购项目经营在较长时期内无法达到收益预测的水平时,会及时足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同时,加强资金与成本管理、制度创新、内部控制等方面工作,保持与公司发展速度、规模相匹配,降低快速发展带来的相关风险,确保公司持续、平稳、快速地发展。

  世纪天鸿: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79%,AI助教产品受关注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调研情况的汇报

  全国政协召开远程协商会,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提升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协商议政

  全国政协召开远程协商会,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提升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协商议政

  已有26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048.62万股,占流通A股1.80%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36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